如今,当我们选购服装时,款式好看只是决定买不买的因素之一,舒适性、功能性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即便一件T恤,也会去关注它的不同质地和功能。总的来说,生活条件好了,老百姓买衣服,“买”的是舒适和个性,“穿”的是科技与时尚。
纤维,虽然处于服装产业链前端的前端,但其蕴含的新技术却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穿衣体验。
9月25-27日,“四叶草”形状的上海国际会展中心热闹非凡,2019国际秋冬纱线展正在那里举行。纤维作为展览的主角精彩亮相,前来参观的中外客商们被这样一些纤维界的“中国智造”惊艳了。
价值200元的衣服到欧洲能卖200欧元
恒天纤维的展区总是十分热闹,本展览也不例外。保定天鹅新型纤维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殿才和同事们忙着向客商介绍他们的明星产品“元丝”。
2015年,中国第一个万吨级产业化的莱赛尔纤维高端品牌——“元丝”诞生,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一经推出便迅速受到市场青睐。4年后,6万吨产能的新生产线在河北顺平工业园区顺利落成,首期3万吨已经投产,另3万吨进入启动阶段。
谈到“元丝”的未来,保定天鹅新型纤维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兵充满自信,“目前国内规模比较大的纺纱厂基本上都在用我们的产品。随着人们对绿色纤维的认可,相信元丝莱塞尔纤维会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
作为明星产品,“元丝”的优点可不少。以再生木浆为原料,具有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绿色属性;元丝织物具有柔软滑爽、吸湿透气的体感,被誉为“会呼吸的第二层肌肤”;元丝纤维具有很好的包容性,可与多种纤维进行混纺。
恒天纤维展区,“元丝”制作的成衣十分亮眼。中国搜索图片
高兵拿起一件粉红色的毛衫介绍说,这件衣服由50%腈纶,30%莱塞尔纤维,20%羊毛混纺而成,羊毛的柔软保暖,腈纶的鲜艳亮丽,莱塞尔纤维的舒适滑爽,都能体现。当记者问会不会很贵的时候,高兵有些自豪地笑道,这件衣服国内的成本价大概是200元人民币左右,到欧洲能卖到近200欧元,价格整整翻了七倍,所以这在市场上是个供不应求的产品。
女大学生被多功能纤维圈粉了
差别化让纤维拥有了不同的功能,锦纶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纤维。“耐磨是本能,高强是本领,混纺是王道”,这是恒天中纤纺化无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岭对锦纶的总结。
赵岭特别介绍了4款不同功能的服装,一件是空姐制服,以70%羊毛,30%锦纶短纤,和一点点导电纤维混纺而成,舒适又耐磨;第二件是防护工装,由锦纶阻燃粘胶和尼龙等混纺,在阻燃保护的同时,增加了舒适性;第三件是军队迷彩服,由50%的锦纶与50%的棉混纺,在保暖排湿功能上,大大提升了耐磨性。
最后一件是圆领T恤,为了功能对比,衣服选用了不同的锦纶纤维制成。赵岭介绍说,左边用的是功能性五倍干爽的纤维,天热时穿,汗水在气体状态就可以蒸发掉,不会出很多汗。“目前市场对吸湿排汗的织物需求非常大,这款产品也是这次展会我们重点推出的。”赵岭说。
“形象点说,锦纶短纤是大家‘最熟悉的陌生纤维’,运动衣、游泳衣、健美服、羽绒服、登山服、工装、职业装,以及地毯、包装研磨材料等,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赵岭表示,下一步他们还将深度开发锦纶中的科技含量,研发出它的更多亮点。
展区内,不少客商对功能性纤维表现出浓厚兴趣。一名学生模样的女孩与恒天中纤的工作人员认真地探讨着。这名东华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想把差异化功能性纤维作为以后的研究方向,和工作人员探讨后,觉得收获很大。
科技研发三年磨一剑 “中国智造”走得更远
纤维作为纺织产业链前端的基础材料,生产过程复杂,科技研发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静下心来关注市场热点,扎扎实实做好研发。”恒天海龙(潍坊)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外销部部长刘福荣很有感触地说。
三年前,一款名为相变调温纤维的产品在国外市场流行起来,这种纤维能够在环境温度突变的时候,根据人体皮肤温度,起到微小的调温作用。恒天海龙凭借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优势,决定在国内研发这款产品。于是,从市场跟踪、同类产品比较、下游客户体验,到终端客户开发等一系列调研开始,再通过产业链开发,从源头材料、纤维生产、纺成纱线、做成面料,对每个环节进行反复试验、筛选、对比,最终才形成自己的产品特色,可以说是三年磨一剑。
“明年这款产品将进行市场推广,肯定能给终端消费者带来非常好的体验。”刘福荣自信地说。
科技创新加快“走出去”步伐,目前恒天海龙不少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刘福荣说,2018年海龙出口额接近2000万美元。下一步,公司还将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把出口份额从30%提升到40-50%。
目前,位于潍坊北部的新材料产业园中,恒天海龙的新工厂已基本建设完工,再过一个月,生产设备将陆续进场安装调试,年底前,第一条新生产线将开始试运行。